又一个招聘季即将来临 据说阿里会用德州扑克面试接班人

1970-01-01 08:33:39

之前有消息说,Facebook人事部门设立了德州扑克主管,职责主要是用德扑游戏去测试新应聘高管的能力。

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简历写得再漂亮也没办法用一两次见面就确定本人的能力是否也跟简历一样漂亮,毕竟简历就像用了美图的自拍,那是求职者经过精心包装后的产物,所以如今许多大公司在招聘环节新增了一项德州扑克测试,尤其是在招高管这一层。

了解德扑的人都知道,它是技巧性非常强的游戏,虽然存在一定运气成分,但玩家之间的过招主要还是依靠智力、手段及心智取胜,牌桌就像一个微型商业圈,玩家要考虑对手的打法,自己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这跟经商很像,因为这层缘故,德州扑克才会在商界精英中颇为流行。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十八罗汉”之一的戴珊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阿里会选择用德州扑克选拔人才。

戴珊,花名苏荃,阿里人称之“MM”,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工号11。自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以来,分管过销售、市场及人力资源等多项业务,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客户服务官。

以下是戴珊曾在湖畔大学授课时提及用德扑选人才的部分内容:

谈到我们怎么培养接班人,我们曾经要选一个叫笑傲江湖班,当时人很多,我们就制定了几个特质,因为我们的业务都有未知性,只有那种敢拼敢赌的、智慧的人才是我们未来想要的人。过于保守的人不是我们未来想要的人。

这帮人里面怎么样去更全面地看他们,除了我们过去有这样的评估之外,我们就想到了一个再正式确立名单方法,比如说我们有30个人的名单,最后我们只选20个人,那么30个怎么变成20个人呢?我们就打德州扑克。其实HR的人就会混在里面,老陆也混在里面,我也混在里面,但是我没有上桌,我作为观察员到处晃。

这个游戏设计的背后,其实是围绕着我们想看什么?

第一,个性是什么

第二,我为了赢还能追加多少身家,其实也是一种勇气和胆量的判断。

其实德州不是只靠运气,它是靠智慧的,对台面的计算,既有感性的部分也有理性的部分,为什么选德州没有选麻将呢?也是这个原因,而且它的输赢会很大,就是输赢可能就在一把牌之间,输赢就分出来了。

我们大概从6点多开始,一直到12点多结束,我们弄完之后就进行第二天复盘,包括开始回看录像,对每个人的特质和原来进行比对,你会发现90%是吻合的,但是更进一步让我们核心团队,就是老陆、我、逍遥子看清整个团队的状况,然后选出20个人进了笑傲江湖班,我们开始对他进行 Mini-MBA的培训。

包括未来在做人才盘点的时候,我们都很清楚什么样的业务适合什么样的人。因为赌性太大也有风险,我们应该配什么样的人给他,配什么样的机制给他,配什么样的HR给他,其实都有很好的探讨。

后来,我们从那场比赛里面,有三个人是被关注到的,风格各不一样。

第一个,属于非常年轻的一派,会发现冲劲很足,但是谋略不够,后来我们把他放到新业务,但不是一个特别传统的商业环境里面用他,就是跟新业务有关,你会发现他很适合。

第二个,是一个守得很好的人,就是非常谨慎,永远守,所以这个人我们一直在用他,用到了一些攻坚战的地方,就是守为主,攻为辅的地方用他,而且我们会知道他是不到最后不会放弃的,我们会这么用他。

第三个,他是有勇有谋的,他适合比较复杂的商业环境,而且他在竞争的过程中非常沉稳,所以我们用他在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场景。

这三个人的个性上都有不足,所以我们也给他们配了不同的人。关于这场笑傲江湖,我觉得对于人性的判断还是挺有价值的。

像阿里这样用特殊玩法招聘的企业不在少数,比如谷歌、麦当劳这些企业也都有他们自己的玩法。

谷歌就曾用过一些古怪的法子,比如在广告牌上展示一条难解的数学题,引起工程师的兴趣,或者在面试时提出让人困惑的智力题。

谷歌曾经在硅谷101号公路和哈佛大学投放超大户外广告,看板上只有一道数学题:“自然对数基底(e)里的的第一个十位元的质数.com”,而设置这道题的目的是吸引数学天才们算出答案,登陆网站参与后面的挑战,最终获胜的人会获邀将简历投递至谷歌。

除了这个之外,曾在咨询公司工作的 Max Rosett 也无意中发现过谷歌隐秘的招聘方式。

某一天,他在做一个项目时,用谷歌搜索了一条与编程语言有关的信息。结果,他发现 Google 搜索页面出现了特别的变化。搜索页面从中间裂开,回折,然后,一个对话框出现了。“你在讲述我们的语言。愿意接受挑战么?”

点击“我愿意”之后,他来到了一个名为 foobar 的页面。这个页面像是 UNIX 终端。在终端上输入“查看”的命令后,他发现了名为 start_here.txt 的文件。这个文件告诉他,输入“请求”命令后,他就能开始一系列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两周内,他一共解决了六个问题。然后,他输入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十几天后,谷歌的招聘人员真的发来了邮件,要求他发送一封简历,他最后也得到了一次面试。

2017年校招季的时候,为了用年轻的方式Hold住年轻人的心,麦当劳曾与知名动漫作者合作,以“二次元”的方式在全国举行招聘周,推出二次元宣传主题的雇主品牌海报以及在麦当劳上班的漫画故事,吸引了超过6万人到餐厅参与全景式体验,得到了5万多份简历。

知乎联合创始人周源也曾在知乎上分享他的招聘经历:上Twitter,看 XXX 的 follower,一个一个看,看他们的 Twitter、博客、Google Reader 分享,想办法搞到邮件,联系,半夜电话骚扰;上豆瓣,前端后端挑几本重量级的书,去找想看、看过、正在看这本书的人,一个一个看,看他们的活动、博客、Google Reader 分享,想办法搞到邮件,联系,半夜电话骚扰;找同事,问他们都看什么技术博客,想办法搞到邮件,联系,半夜电话骚扰。

当大家发现大公司招揽人才也那么难时,不少人纷纷感慨,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双方都很不容易啊~~~

最后说一个跟招聘无关的小八卦,江湖传言,创投圈里的投资人、创业者们没事儿都喜欢聚在一起玩德扑。

圈内很多人都知道李开复喜欢玩德扑,对德扑爱到甚至能让他百忙之中抽空在知乎上回答“德州扑克有哪些技巧、经验或者原则”,看来道行颇深。

除了李开复,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柳传志、马云、人人CEO陈一舟等大佬也是德扑的忠实爱好者。

微软联合创始人Paul Allen曾说,盖茨在哈佛上学期间,因为打德州扑克输了不少钱。“Gates也因此学会了如何虚张声势,这对他后来的创业提供了不少帮助。” Allen揶揄道。

柳传志和马云还有一段关于德扑的“纠纷”,据说有次打牌他输给马云8万多。

 柳说:“马云告诉我,真正德州扑克的高手是不看牌的,只看对手的眼睛。好家伙,我给忽悠了,那晚上我输了8万多。后来我才理解马云的意思,了解每一个打牌人的性格特点,便于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

人人公司的陈一舟也是德州扑克的忠实玩家,他认为:“打牌的过程就是不断做判断,很像企业做决策。”在他看来,市场每年都在“发牌”,而自己通过对比手中和对手的“牌”(公司的实力和优势)去决定要不要接着下注。

  • 中扑网
  • 德州扑克
  • 扑克名人
  • 扑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