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桌上99%的利润产自11.6%的头部牌型

2025-09-03 19:20:52


有位玩家最近问了个好问题:


“如果只有少数几手牌在翻牌前能带来绝大部分利润,那我干嘛还要玩其他的手牌呢?”



这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从实战和理论两个角度进行详细解析,同时也会引入扑克教练Uri Peleg 的观点。


你可以信赖这篇文章的原因:


Uri Peleg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扑克教练之一。


 


你可能会觉得这句话有些夸张,但事实胜于雄辩:


● 他的得意门生,如Barak Wisbrod 和 Owen Messere,已经在高额桌上盈利数百万美元;


● 通过他创办的Guerrilla Poker 训练营,帮助过无数原本只能收入持平的低级别玩家晋升为中高级别盈利选手;


● 他不仅教得好,自己在实战中也赚得盆满钵满。


换句话说,你完全可以放心地听取他的建议。


那么,翻牌前你该打得像个Nit吗?


简单回答:不该。


有人会问,如果大多数翻牌前可加注的手牌只能带来微乎其微的收益,那我们为什么不干脆只玩最强的那几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张图表:


假设在NL500的游戏中,在CO(打劫位)用2.5bb起注,每手牌的期望值(EV)分布如下:


 


  • 颜色越绿,表示该手牌加注的EV越高;

  • 颜色越红,则代表用这手牌加注的EV越低;

  • 白色区域则意味着基本持平,盈亏不大。


观察图表你会发现,88+、同花大牌、以及最强的非同花大牌才是EV的主要来源。整个加注范围中,有超过99%的预期收益 是由这些牌带来的;而其中仅JJ+和AK 就贡献了超过80%的EV。


换句话说,仅11.6%的头部起手牌,就带来了99%的利润;而顶尖的3%手牌,贡献了其中的80%以上。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盈利基本来自这些强牌,为什么GTO解算器还要建议在这个位置加注 多达29.3%的起手牌?


理由一:所有这些手牌(29.3%)理论上都是赚钱的


解算器并不在乎你这手牌每千局只赚一美分。


只要它们在理论上有正EV,它就会用这些牌加注。


不过,在实战中,你并不需要 像解算器那样,用每一手边缘牌都加注。


Uri 举了个特别好的例子:


“假设你在现场游戏打牌,突然很想上厕所,这时你在CO位拿到6♥ 5♥,轮到你行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直接弃牌,赶紧去上厕所。”


你可以对照前面那张图看,6♥ 5♥ 的平衡EV正好是0刀,意味着它在实战中的利润基本是持平的。


但如果你当时分心、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本来就边缘的手牌很可能被你打亏,这就得不偿失了。


理由二:如果你只打强牌,别人会立刻察觉到漏洞


很多策略细节可能不容易被人察觉,但 一个人打得紧 却极容易看出来的。


即便是在现场游戏,牌桌上的人很快也发现:“这个人几乎不怎么入池”。

而如果你经常跟同一批人玩,他们会慢慢地不再愿意支付你的强牌价值,这会降低你强牌的EV。


虽然你不会亏钱,但你强牌的收益率会下降。


如果你打的是线上游戏,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


因为牌局节奏更快,对手观察你风格的速度也更快。


现场一小时才打25手牌,线上可能高达80-90手。


理由三:范围宽些也更好玩


Upswing 的教学目标是帮助你掌握技术、提升胜率,但我们不应忘记,玩扑克的初心,很多人是为了享受乐趣。


对此 Uri 是这么说的:


“虽然在牌局中我们不一定是为了娱乐而玩,但赢钱这件事本身是有趣的。而这些边缘牌,哪怕只赚一点,也是赢。所以,玩它们是开心的。”


【 写在最后 】


这些边缘手牌并没有非打不可或非弃不可的定论,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把它们打好。


你可以问问自己:


我现在的状态是否能发挥出A-Game(最佳水平)?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打;如果状态不好,那就弃牌,也没什么损失。

Uri 最后补充了一句很中肯的建议:


“如果你左边坐着世界上最强的玩家,那些边缘牌你还是别碰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


希望你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对翻牌前该不该打得紧有更清晰的理解。


下次见,祝大家牌运亨通!

  • 德州扑克
  • 德州扑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