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损失一段感情和输掉一手牌,其实是同一种心理?
2025-10-15 10:37:48
在牌桌上,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刚刚输了几手,心里想着“不行,这口气我咽不下”;
或刚赢了一些筹码,却突然觉得“差不多该收手了”?
表面上看,继续下一手牌的理由很简单:赢钱想多赢,输钱想翻盘。
但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真相远没有那么直白。
输了,为什么更想继续?
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叫损失厌恶。
人们对“失去”的痛苦,往往是“得到”快乐的两倍。
所以在输牌时,大多数人会下意识想要追回损失,而不是冷静止损。
这不仅发生在牌桌上,在生活中同样常见。
比如感情里,有人明知道一段关系已经走到尽头,却迟迟不愿放手。
原因未必是“还爱”,而是因为投入了太多精力和感情,不甘心这些努力付诸东流。
这正是损失厌恶的另一种表现。
回到扑克:
》》扳回一城的欲望:失败激发了“必须赢回来”的动力,就像考试失利后拼命复习的学生。
》》网络环境的便利:输了不用等,马上就能再开一局,更容易让人不断陷入循环。
》》非理性补救:有人甚至会提高注码,希望“一把赢回来”,结果反而加速亏损。
所以,看似是“坚持不放弃”,其实背后是“输不起”在驱动。
赢了,为什么更想收手?
和输时的“不甘心”不同,赢钱后我们更容易停手。
这背后同样有生活的影子。
很多人健身、学习、存钱,都会给自己设定目标。
一旦达到,比如瘦了五斤、存够一万块、背完一个段落,就会自然生出一种“任务完成,可以休息”的念头。
于是选择停下来,甚至奖励自己。
在牌桌上,赢钱后“见好就收”的逻辑与此类似:
》》完成任务的满足感:达到自己设定的盈利目标,大脑会自动提醒“可以休息了”。
》》风险回避:已有的盈利被视为“成果”,人们宁愿守住它,也不愿冒险让筹码缩水。
》》心理补偿:赢了钱,更愿意去做其他“犒劳”自己的事情,比如吃一顿好的,看一部电影。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玩家在赢钱时反而比输钱时更容易停下。
职业玩家的不同之处
真正优秀的牌手,不会被“输赢”过多左右。
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当下这一手牌,如何打得最合理。
》》不因连赢几手而盲目加码;
》》不因连输几手而情绪失控;
》》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局势和底牌本身。
当然,这样的心态并不容易保持。
如果每个人都能完全忽视输赢,只做最优决策,那牌桌上恐怕就不会再有输家了。
♠ 你属于哪一类?
》》 输了更想继续,哪怕自知有点冲动?
》》 赢了就收手,担心利润回吐?
》》 还是能做到不被盈亏影响,只专注眼前的决策?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继续下一手牌的最大动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