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一年封神,何止运气:Fedor Holz的2016堪称绝迹!
2025-11-23 12:44:47
2016年夏天,Fedor Holz,年仅23岁的德国年轻人,成了扑克世界的焦点。
短短数月内,他横扫各大高额锦标赛。
从拉斯维加斯到巴塞罗那,一次又一次登顶领奖台。
单是7月至10月四个月的时间,就豪取逾1200万美元奖金。
累计现场奖金高达1648万美元,占据全球年度排行榜榜首。
他说“这可能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好运”,许多人也说那是“运气好到爆”的一年。
但回头看,你会发现:这绝非仅靠好运气就能创下的奇迹。
认真看完他的故事你就知道,
这不是运气的胜利,而是一个人把自己逼到极致后的必然结果。

2016年1月到10月,Holz共参加现场锦标赛40多场,进入钱圈18次,斩获6次冠军,拿下4次六位数奖金,7次七位数奖金。
高光数据一览:

其中仅WSOP一滴水与超级碗豪客赛两场比赛,就占总奖金超过800万美元,占比近50%。
就连对手,也忍不住质疑他是不是“外挂”。
在当时的高额桌世界,Holz的“存在”让人近乎焦虑:他赢得太多、太快、太轻松,以至于其他一线玩家都觉得这“不公平”。
运气之外,他做了什么?
Holz的2016年战绩表看得人目眩神迷:一滴水豪客赛冠军、超级碗亚军、EPT超级豪客赛数度登顶、WCOOP高额赛线上折桂......
这一串串数字看似奇幻,却也无比真实。
你以为他只是“状态爆发”才能达到如此成就?
“多劳多得”是他给出的解释。
Holz说自己一年投入2000——3000小时在扑克上,包括比赛、复盘、学习与策略演练。
如果以平均每天学习10小时来算,那也是300天不间断、全年无休。
可甚至连“休息”他都跑去扑克之星线上,打出七位数的奖金。
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极端执行力。
他参加的大多数比赛都是高额赛事,买入5万美元、10万美元甚至30万美元的比赛。
他频频参战,靠的不是“等运气”,而是高频出击、极限压榨自己的状态窗口期。
而就在其他牌手可能还在权衡“要不要报这场”时,Holz的回答永远是:“参加,然后赢。”
当所有人都在惊叹“他怎么这么顺”的时候,Holz早已在自律与高强度训练中,把每一场比赛当成苦练。
这种训练,不止是技术,更是对自己专注力与心理状态的雕琢。
一辈子一次的好运,真的只是运气?
在WSOP一滴水豪客赛的决赛桌上,Holz连连击破世界级对手,从Joe McKeehen到Dan Smith,像是被命运选中的人,一路过关斩将,赢得他人生中第一条金手链。
赛后,Holz轻描淡写地说:“应该是一辈子仅有一次的好运气。”
这种话听上去谦虚,实则是经验者的坦诚。
不是否认技术的作用,而是承认:即使你做对了99%的事,结果也可能因为那1%的变数而截然不同。
Holz所做的,是用99%的努力接住那1%的幸运。

WSOP封神之后,Holz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宣布“半退役”。
那不是愤世嫉俗,也不是营销噱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了一段非常真诚的话:
“我想要有更多私人时间,想重新充电......虽然我喜欢扑克,但我更想做一些不那么自私的事,也想出去看看世界。”
这一年他打出了历史级的战绩,却在最耀眼的高光下,选择按下暂停键。
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才懂得克制。
如果我们不从金钱和名次的维度去理解,而是站在“人”的角度去看这件事你会发现,那一年他真正赢得的,不止是锦标赛,而是对自己人生的主导权。
他赢的,不只是比赛
Holz曾测出高达155的IQ,但他却说:
> “我觉得自己理解力在下降,有时候理解一件事要花很多时间,甚至让我感到沮丧。”
一个年纪轻轻的天才,面对全世界的赞誉却保持自省——这或许就是他与别人真正的区别。
他清醒、诚实、自我觉察......
这些特质,在喧嚣的扑克世界里,格外罕见。
我们看到的是他连续击败世界顶尖选手,赚得满堂彩;但他自己知道,那背后的疲惫和透支,无法用奖金弥补。
懂得收手,是一种成熟。

当一个人不再执着于“赢”,他才真正强大。
Holz曾经是个攻击性十足的牌手,连他自己也说:“早年打得太凶了。”
可到了2016年中后期,他调整风格、更有选择地出手。
他甚至幽默地说:“大家还以为我是那个打得很凶的Holz,但其实我变了。”
他开始懂得隐藏锋芒,也懂得利用他人对旧印象的误判。
变化不是退缩,而是升级,是将“力”转化为“势”的过程。
这不仅是一个顶尖选手的技术演化,更是一个年轻人心理成长的写照。
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Holz那样的天赋、机会与时代,
但他身上的一些东西,我们可以共鸣,也可以学习:
● 努力也许不总会带来好运,但不努力一定连站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
● 热爱能成就一个人,但放得下热爱,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由。
● 持续的好运,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地降临,而是日复一日的筹备,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那个瞬间。
所以当你看着他的那一年“封神”的旅程,不必羡慕,不必质疑自己,而可以问一句:
如果换作你,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去追求你人生的那场“好运”?
♥ 写在最后
Fedor Holz的故事,不只是关于扑克,更是关于人生选择的隐喻:
○ 你是否也在某个阶段疯狂追求“赢”?
○ 是否也曾陷入日复一日的忙碌而忘记了起点?
○ 是否也曾在得到之后,产生“那又如何”的空虚?
如果你有过这些感觉,别怕,这说明你已经在试图取回自己的人生节奏。
Holz教会我们:真正的高手,不是一直赢,而是能在恰当的时候说
我可以不再赢,因为我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了。♠
推荐资讯
【Polk解析】Foxen用同花跟注全下撞葫芦输1200w底池被狂喷,但Polk说他没有错
2025-10-24
2025WSOP | 1w刀主赛A组热力开赛,Wesley Fei跻身前十,1w刀混合赛徐强记分牌第一晋级
2025-07-04
传奇济州岛 | 10w刀PLO主赛丁彪获亚军,Lin Wei、Dai Zhikang、黄文杰承包三、四、七名
2025-03-13
传奇济州岛 | 赛事#9王烨苦熬后获得第3名,丁彪第7名,赛事#10杨崇贤获第3名
2025-03-08
看完这篇文章后,估计很多人不会想做牌手了
2025-01-12
扑克被列入智力运动,但智商对牌手的成功不起决定作用
2024-11-24